•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教育新闻

高校如何培养计算机创新人才?因材施教是关键

时间:2020/5/18 15:41:37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437   评论:0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8日讯(记者周明阳)当前,以人工智能与网络空间安全为代表的计算机相关技术已逐步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能,然而在这一领域的创新人才仍然不足。中国高校如何培养计算机领域的创新人才,又该如何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匹配?5月16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成都分论坛召开线上会议,教育专家和企业代表就相关话题建言献策。与会嘉宾认为,高校人才的培养应该在教学上坚守经典,同时也要在实训毕业设计阶段紧跟潮流,不断创新。高校人才培养任重道远,因材施教、匹配发展需求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把利剑。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周世杰表示,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着学生在技术方面“追新重技”的问题,因此,基础软件高端人才培养要真正系统地从学生的研究兴趣与主动学习出发,聚焦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嵌入式系统等基础软件,以培养掌握基础软件核心基础知识和核心竞争力的这一类高端人才。为此,电子科技大学单独设立了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合作,将优秀企业工程师引入师资队伍,真正实现产教融合与产教一体;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注重本硕博贯通,从工程型和学术型两个维度培养基础软件高端人才,使他们各展所长。

  周世杰认为,持续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拓展合作企业,让更多企业参与高端软件人才培养中来,三是要在摸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推进,用5至10年时间推动基础软件高端人才培养进入成熟期。

  就高校与行业如何深度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庆谈到,目前,科技创新将逐步渗透到金融行业各个领域,金融科技的深远影响才刚刚开始,如同万米长跑才走了100米,相关人才十分稀缺,也在重新定义金融高端人才的内涵。西南财经大学一方面建设具有金融特色的人工智能新专业,另一方面打造科技元素的新金融建设。

  李庆表示,西南财经大学对如何培养金融学子进行了深刻思考,重新定义了新财经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既通晓金融基础理论、又掌握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创新能力的新金融人才。经济信息工程学院与金融学院、会计学院进行深度合作,以文科思维重塑计算机教学体系,将金融元素与案例融入到传统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面向财经学子建设了程序设计、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三大新财经计算机基础课程。此外,西南财经大学还专门打造了金融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聚焦金融科技前沿问题研究,研发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为学生提供真实金融应用场景的实践平台。

  为了实现金融科技人才从基础理论教学到动手能力的提高,西南财经大学逐步引导学生在研发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参加国内外金融科技竞赛进行实践检验。学校还专门打造了国际金融科技黑客大赛——“成都80”,吸引了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的参与。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与输出是基于市场的需求与国家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人才的培养不能闭门造车。北京众享比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瑞认为,新一轮高校人才培养变革下,交叉融合式的人才培养要分情况而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培养是以计算机专业为主导还是以传统专业为主导不能分立看待。成都宽邦科技CEO梁举表示,基础好的学生发展更长远,适应新场景能力强,应以立足经典为主,结合潮流为辅,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拥抱变化。

(责任编辑:张雪


本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共享上传,除本站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和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据,我们将在24小时内干净删除。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闽ICP备12010380号